探自然原野之奥秘 寻万物生灵之踪迹


探自然原野之奥秘 寻万物生灵之踪迹

——记“《绿野寻踪》2007保护野生动植物夏令营”

 

 ○ 本报记者 张红梅

    8月13日,风柔浪轻、蓝天白鸥、碧海金沙,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是前来参加“《绿野寻踪》2007保护野生动植物夏令营”的,来自山西、辽宁、吉林、河南、河北等学校的70余名师生。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大自然的洗礼,接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的教育。

  太多第一次令他们兴奋

    人们常说:“小孩儿心里搁不住事儿。”这话一点儿不假,当得知要参加“《绿野寻踪》2007保护野生动植物夏令营”时,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乐开了花儿,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见火车,他们那种兴奋、喜悦的心情真的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这次知道要来参加夏令营,我感到特别兴奋,来这儿之前的两天我就没睡好觉。这还是我头一次看见大海呢!”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四年级的陈博坤说话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说,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很想念爸爸妈妈,往家里打电话时,妈妈都哭了。

    吉林省蛟河市天北九年制学校的李荣富老师的话,更是让我感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一面。他说,由于他们来自农村,孩子们从没见过火车,也不知道火车什么样,从上火车那一刻开始,学生们就特别激动,一路走来,15个小时的路程孩子们只睡了3个小时。

自然界之神奇令他们着迷

    夏令营的生活让师生们感到十分充实,几天来他们着实过了一把接触大自然的瘾:考察湿地,走进森林,参观标本制作,游览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等。虽然感到有些累,但他们都说:“累得值。”的确,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已属机会难得,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更是不枉此行。

    在这里,他们认识了湿地,了解了森林。记得在考察湿地时,来自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肖景贵老师,在向同学们讲授有关湿地知识的课程之前,曾向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谁知道什么是湿地?”
    “我知道,我知道。”小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着:

    “湿地就是下雨后地面是潮湿的”、“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其中一位叫西施,因为她的名字中有一个‘施’(湿)字,所以我想只要是有‘施’(湿)字的肯定是很美的。”……学生们的回答,让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最终,谜底被肖老师揭开,学生们也恍然大悟。

    对于森林的了解,同学们也只略知一二,当听到老师介绍这里50年前曾是一片沙漠,是林业工作者在沙漠上种起了树,才有了这片森林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呼:“这是真的吗?!”、“真让人不敢相信!”,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对这些为了祖国的生态建设而甘于奉献的务林人的敬佩之情。
    森林里,还生活着许多小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在自然死亡后,又是怎样被制成标本的呢?辽宁省铁岭县白旗寨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的姚玉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8月14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今天,我们来到了秦皇岛市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两位叔叔正在制作标本,我们红、黄、蓝三个队都围了上去观看。只见,叔叔把一只自然死亡的鸽子的翅膀先剪断,然后把它的心脏和胃剪下来在里面放一些黄色的东西,可以不让它腐烂,然后把腿上的皮剥下来,放一些白色的物体再放在里面,把出血的地方用纸擦干净,最后把铁丝穿在它的四肢,棉花和铁丝放在肚子内,把羽毛用白色的线缝起来,组装在一起,就成标本了。我想,虽然动物死了,但叔叔们把它制成标本,让人们参观,永远留在世间,我感到很高兴。

    这篇日记只是众多日记中的一篇,透过它,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很强的观察力,还看到了她们拥有的一颗爱护小动物的仁爱之心。

团结协作共努力永争第一

    “我们去海边拾贝壳,到了那儿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它真是美极了。我们在沙滩上拾贝壳的时候,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我们的小脚丫的印迹。”辽宁省铁岭县白旗寨中心小学三年级(3)班的黄铮高兴地说着。看来,到海边拾贝壳可以说是所有孩子们最高兴的一件事了。

    在这里,他们还进行了一场比赛。红、黄、蓝三个队,每个队分成两组,一组拾贝壳,一组摆图案,最后综合成绩评出第一名。红队摆的是海底世界,黄队摆的是梅花鹿,蓝队摆的是孔雀开屏。最终蓝队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综合成绩最高,夺得了第一名,作为蓝队的队员黄铮兴奋地说,当时我们全队都欢呼起来了!

    岳宁是蒙古族人,他来自辽宁省阜新市苍土学校,作为黄队的队员他很遗憾的说,以前没有完全理解团结协作精神的真正含义,这次知道了,任何事情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在后两天的比赛中,我们会表现得更加优秀,争取夺得第一名。”他说道。

    “这次没得上名次,同学们感到很失望。比赛后,他们之间还互相鼓劲,争取在今后的活动中得第一名。其实,这次活动目的也是让他们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年级、班级,但这次活动让他们知道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照。”红队的来自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小学的高智聪老师说。

真情表露永怀一颗感恩心

    联欢晚会上,孩子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节目,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朗诵诗歌,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我们这些观众热烈的掌声。其中有一个节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来自秦皇岛市的10多个孩子们和辽宁的几个孩子共同用手语表演的《感恩的心》。

    “这个节目本来是我和小芹两个人准备表演的节目,后来老师临时决定让我们大家一起表演,是我们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他们教会的。”个子高高、性格开朗,今年即将上初三的山海关二中的孟庆苗自豪的说,她们表演《感恩的心》是想感谢社会、感谢所有帮助过她们的人。由于养父母去世,她来到儿童保护救助中心已经有几年了,以前她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孤儿,后来才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和她一样。聊天中,她经常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她们中心的辅导员大  姐。孟庆苗说,大  姐对她们的帮助太大了,她不仅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她们关心、指导,更主要的是从她们的心里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她们的心里不再有阴影。由于平时很少出去,这次活动让他们长了见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她说,这次来小朋友们就很羡慕她,回去后,一定会告诉他们在这里的经历。

    和孟庆苗一样,今年12岁的山海关铁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刘小芹也是个孤儿。她告诉我,当听到夏令营又增加了一个名额,并准备让她参加的时候,她兴奋得把好朋友孟庆苗的胳膊都攥红了。说起当时的情景,她还兴奋不已。她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书,黄队摆的贝壳的梅花鹿图案就是她想出来的。她说之所以想到摆梅花鹿是因为它很漂亮,以前她曾看到一篇写梅花鹿的课文,书中说我们人类要好好保护它们。现在,她感到自己真是太幸福了。就在第一天的活动中,她还被评为了优秀小标兵呢!

    据秦皇岛市妇联儿少部王素霞介绍,这次来参加夏令营的18名孤困儿童,在这两天的活动中,表现得都十分踊跃。他们有的开始不愿意说话,通过孩子之间的带动,通过两天的接触交流,有的孩子变得比以前开朗了。我希望社会能更多的关心一下这些困难群体的儿童,也希望主办方今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进来。

别样经历铸就多彩人生路

    相聚是短暂的,离别是痛苦的。几天的时间,让同学们、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许老天也不愿意看到分别的情景,8月16日一早,天就阴沉沉的,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毛毛雨。就是这一天,来自辽宁铁岭的师生们要先走了,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恋恋不舍地目送着他们坐上了汽车,这时铁岭县白旗寨中心小学六年级(3)班的曹业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哭成了泪人。他这一哭就像一根点燃的“导火索”,一下子所有前来送行的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也都哭了起来,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了!

    后来,听工作人员娜娜说,早上8时多,孩子们上了火车后,特意给她们打来电话,说房间里有一些空的矿泉水瓶子,让他们收好。还说,他们走的这几个人都是蓝队的队员,这样蓝队的人就会少一些,他们建议让剩下的小伙伴们编入红队!多么可爱的孩子呀!离开了,想到的还是别的小伙伴们。

    也许分别会过早地让他们体会到悲伤的滋味,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残酷,但是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炼,孩子们才能不断的长大,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次特别经历,也将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涂抹上亮丽的一笔。

 

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