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818授予盘锦市“中国黑嘴鸥之乡”牌匾

  2006年6月18日,协会与辽宁省林业厅、省协会、盘锦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国黑嘴鸥之乡”颁牌仪式,365-818授予了辽宁省盘锦市“中国黑嘴鸥之乡”牌匾。365-818、辽宁省林业厅、盘锦市委、市政府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出席仪式的代表还到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观湿地风光和黑嘴鸥繁殖地,同中日黑嘴鸥调查环志工作组一起环志了黑嘴鸥幼鸟,有关新闻单位进行了专题报道。

  盘锦市位于松辽平原南端,辽河下游,濒海傍河,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航道”上鸟类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是双台河口国际重要湿地所在地,同时还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种群分布最为集中的黑嘴鸥栖息与繁殖地。目前,黑嘴鸥在盘锦市拥有4块8km2的栖息与繁殖地,每年3月—11月在此栖息、繁殖;其种群量达6000余只,占全球黑嘴鸥种群的7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黑嘴鸥种群。

  盘锦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黑嘴鸥保护工作,1989年确定黑嘴鸥这一世界濒危物种在盘锦繁殖后,盘锦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立即指示要做好黑嘴鸥保护工作;并在1994年出台了盘锦市政府《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划定了3.5万亩“黑嘴鸥永久保护地”;在1995年,出资400余万元,修建黑嘴鸥人工繁殖岛4处,圈护黑嘴鸥繁殖地5700亩。

  负责盘锦地区自然保护工作的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十多年来在盘锦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针对黑嘴鸥这一物种的保护,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科教工作使鲜为人知的黑嘴鸥在盘锦家喻户晓,并树立了4个中小学生爱鸟护鸟集体典型;通过年年举办“爱鸟周”等活动,使盘锦公众爱鸟、爱黑嘴鸥蔚然成风,护鸟救鸟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通过积极开展了关于黑嘴鸥的科学研究工作,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完全掌握了黑嘴鸥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种群数量与分布等生物学特性,建立了完整的黑嘴鸥资源档案,并据此制定了中远期黑嘴鸥保护对策。通过积极开展黑嘴鸥栖息地和繁殖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严禁人为活动的干扰和工农业开发活动对黑嘴鸥栖息地的侵占,维护黑嘴鸥栖息与繁殖必要的安全环境。

  通过10余年的保护工作,黑嘴鸥这一世界濒危物种在盘锦由1991年的1400余只,发展到2005年的6000余只,9年间盘锦地区黑嘴鸥增长的种群数量,占全球黑嘴鸥总量的50%。这一方面充分说明了盘锦市委、市政府保护黑嘴鸥措施与对策的得力与有效,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盘锦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和爱鸟护鸟意识,黑嘴鸥在盘锦地区的生存环境只能越来越好。


  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简介:属鸥形目、鸥科,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44种鸥类中被指定为濒临灭绝的鸥类之一,全球总量仅为8000余只,大部分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有零星分布,仅在我国东部沿海的河口处繁殖,是中国的特产鸟类。

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