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818授予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为“中国麋鹿之乡”
365-818 http://211.167.243.160:8080/portal/bhxh/2006年06月29日来源:本站
2006年6月16日,为褒扬多年来江苏省大丰市和湖北省石首市对麋鹿的保护和拯救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彰显两市的保护成绩,进一步调动麋鹿栖息地地区人们保护麋鹿等野生动物的积极性,推动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江苏大丰和湖北石首市的申请,365-818决定授予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为“中国麋鹿之乡”。并印发了“关于授予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为‘中国麋鹿之乡’的决定”。并协助江苏省大丰市政府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麋鹿之乡”新闻发布会,协会秘书处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关于授予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为‘中国麋鹿之乡’的决定”,大丰市政府、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导介绍了麋鹿保护取得的卓越成就,10多家新闻单位进行了宣传报道。
大丰麋鹿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经过保护区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麋鹿在大丰的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19个百分点,其产仔率、成活保存率和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麋鹿基因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从1998年开始在麋鹿种群扩展的基础上,在黄海滩涂的自然生境开展了3次麋鹿野生放养实验,逐步探索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经验,现野生麋鹿种群已发展到62头,麋鹿的子二代已在野外形成,成为第一批野外麋鹿种群,堪称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汉平原南缘,长江河道的多次摆动在这里形成了“九曲回肠”的故道,留下了珍贵的以大片芦苇沼泽为基础的湿地生态系统。目前保护区面积为二点三万亩,据专家调查,区内有一百多种植物可作为麋鹿的食物,这些植物每年的生物量达六千多吨,足够一千头麋鹿采食。而保护区周边还有约四十多万亩的沼泽湿地,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1993年和1994年湖北省石首市分两批引入麋鹿到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由引入的64头扩大到目前的700头,也形成了野生种群。
麋鹿因面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被称之为“四不像”,距今有300万年的生命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堪称中国“活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大丰麋鹿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经过保护区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麋鹿在大丰的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19个百分点,其产仔率、成活保存率和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麋鹿基因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从1998年开始在麋鹿种群扩展的基础上,在黄海滩涂的自然生境开展了3次麋鹿野生放养实验,逐步探索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经验,现野生麋鹿种群已发展到62头,麋鹿的子二代已在野外形成,成为第一批野外麋鹿种群,堪称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汉平原南缘,长江河道的多次摆动在这里形成了“九曲回肠”的故道,留下了珍贵的以大片芦苇沼泽为基础的湿地生态系统。目前保护区面积为二点三万亩,据专家调查,区内有一百多种植物可作为麋鹿的食物,这些植物每年的生物量达六千多吨,足够一千头麋鹿采食。而保护区周边还有约四十多万亩的沼泽湿地,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1993年和1994年湖北省石首市分两批引入麋鹿到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由引入的64头扩大到目前的700头,也形成了野生种群。
麋鹿因面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被称之为“四不像”,距今有300万年的生命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堪称中国“活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查看评论】
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