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倡导绿色生活 创建绿色瓷都



景德镇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协会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典型,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尊重自然生命的世界观、和谐统一的道德观的文化氛围。同时保护野生动植物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景德镇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立后,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共建生态文明为主线,以法制宣传、“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为重点,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景德镇市野生动植物生态概况
  景德镇市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相邻安徽、浙江两省,毗邻世界著名候鸟珍禽王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境内山地丘陵纵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繁茂,水热条件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脊椎动物760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20种,爬行类65种,两栖类38种,鱼类157种,昆虫类600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鹤、梅花鹿等;国家二级常见的有穿山甲、黑熊、猕猴、白鹇、豹猫等;省级保护动物有眼镜蛇、五步蛇、相思鸟、画眉、白鹭、环颈雉等。全市现有森林生态为类型的省级瑶里自然保护区1个;以保护野生动物物种为类型的省级黄字号黑麂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6个;湿地生态类型的乐平共库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生态保护小区371个。
  二、野保协会概况
  2006年由市野保站筹备,景德镇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于2006年11月22日申报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协会编制了《景德镇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章程》,现已发展团体及个人会员5000余人。明确了宗旨和发展方向,并且设立了帐号,报主管部门确立了市野协内部人事、机构设置。
  协会的成立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创建了平台,随着我市野保协会规模的逐步壮大,必将为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和谐平安瓷都做出积极贡献。
  三、协会开展各项工作
  1、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化、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优势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视为“江西最大的财富、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我协会积极筹划,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为契机,开展系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深入街道社区、学校进行宣传,在市人民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义务咨询、《瓷都晚报》、《交通音乐台》记者就全市野生动植物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和专题报道,并和景德镇电视台录制了百姓话题《昌南森林故事多》这一介绍我市野生动植物情况的特别节目。积极与“110”和市长热线“12345”配合,建立共产党员模范岗,24小时待命,救助野生动物。
  我协会在市财政的支持下,投入宣传专项经费5万元,通过设置广告栏、悬挂横幅标语、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在全市上下掀起了爱鸟、护鸟、爱护野生动物的高潮,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市救护繁育中心经常收到市民送来的受伤的野生动物,如猫头鹰、白鹭、绿鹭等,市民经常是不留姓名的悄悄离去。
  今年,我协会深入到中小学校,倡导全市广大青少年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不用一次性筷子;不吃野生动物、不捕野生动物、不采野生植物、不捕鸟、不抓青蛙、不打蛇等爱护家乡一草一木、关爱生命、保护野生动植物;树立绿色观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我市“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2、建立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基地
  我协会把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做为我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听取专家讲解野生动物相关知识,让他们参与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的活动,开展生态教育,广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小手拉大手,让每一个同学带动一个家庭,从而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我协会2006年被中国野生动物协会授予“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
  3、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
  救治动物并不是保护动物的根本之策,为了让野生动物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协会配合野保站和森林公安多次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活动。例如:“春雷行动”、“候鸟行动”和“飞鹰行动”,协会及时销毁收缴的非法捕鸟网具100多件,并放生查获的省级保护野生动物2000多只,集中清理整顿非法经营的市场和商户30余户,严厉打击了非法猎捕、经营、运输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4、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如黑麂、云豹、长尾雉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南方红豆杉古树群、古樟树、古香榧等珍稀植物生机勃勃。
  我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共计53613.9公顷占国土面积10.21%,比全省的平均值6.22%高了约4个百分点。随着公民参与、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协会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加强,力争到2010年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提高到62996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使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5、积极做好雪灾后的各项工作
  今年,我市遭受长时间低温冻雨雪天气,给全市的森林资源带来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自然保护区受灾损失达到360多万元。面对历史罕见的冰雪自然灾害,我们迅速行动,利用协会号召力、影响力,全力组织开展防冻救灾工作,做到24小时值班,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协助野生动物驯养户积极开展补救和生产自救措施。
  雪灾过后,野生动物体质弱,更容易感染疾病,我协会积极开展灾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同时按照国家林业局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促进野生动物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健康有序发展,有效防范野生动物疫病,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协会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了野生动物受灾情况以及下一步的规划建议,市林业主管部门及时下发了《关于依法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紧急通知》一文,停止一切猎捕野生动物行为,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6、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积极拓展野生动植物事业的内涵。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上最大、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文化和绿色文化是当今先进的文化之一,我们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创造弘扬生态文化的良好氛围,以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要将生态文化与陶瓷文化紧密结合,将生态旅游与陶瓷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在塑造我市文化城市的新形象中,凸现生态文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现代文明与历史传统相渗透,和谐统一。
  今后,我协会将广泛吸纳社会群众加入协会,扩大协会规模,将提高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作为宗旨,通过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传播绿色理念,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让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中。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各项活动,让更多的公众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以此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生态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和野生动物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