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强野生植物保护 建设绿色海峡西岸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5.7%;木本植物1943种(含变种153种),分属142科、543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科的81%、属的55%、种的39%。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53种,省重点保护植物2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兰科植物66属159种1变种。因此加大我省野生植物保护力度,大力提高野生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能力,对全面推进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海西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全省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回顾
多年来,在省厅领导高度重视下,在中植协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在保护野生植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一)加强野生植物保护,进行协会更名
为适应我省野生植物保护的需要,根据中植协要求及我省实际,经省科协及民政厅批准,协会于2007年2月5日召开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正式更名为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更名大会,参加这次更名大会的有协会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省科协、省民政厅领导、在榕常务理事、地市部分常务理事及理事代表共计100多人。中动协秘书长陈润生同志也应邀到会指导。会议主要议题是:审议协会章程,通过新增部分常务理事及理事和上半年协会财务收支情况。黄家铭会长作了重要报告,黄建兴厅长做了重要讲话,中动协陈润生秘书长、省科协柯少愚副主席分别作了祝贺讲话,省农业厅叶恩发副厅长也讲了话,其他与会代表也纷纷发言。通过更名,协会的业务范围更广,任务更重,同时协会的组织机构更健全,领导加强了,为今后全省进一步搞好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科学技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宣传活动
为加大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我省充分利用每年的“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宣传平台,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大力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活动。采取的宣传方式主要通过座谈会、学术报告会、野生植物标本展示、野生植物保护知识竞猜、文艺演出、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专栏、张挂野生植物挂图、发放宣传传单、宣传小册子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大力普及保护野生植物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人士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提高他们保护野生植物的自觉性,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提高学术水平举办全省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为有效地保护、合理利用与发展我省野生植物资源,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于2007年10月29日~31日在永春县召开全省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的分会场,是我省第一次召开全省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的盛会。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省林业厅、省协会、省海洋与渔业局、泉州市林业局、永春县人民政府领导及各设区市林业局分管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有关县(市)、自然保护区的领导、专家、论文作者共计98人。研讨会由协会秘书长阮云秋同志主持,省林业厅副厅长、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黄家铭做了书面发言,中植协杨丹副秘书长、泉州市林业局郑洪明副局长及永春县余副县长分别发表了重发讲话。会议邀请了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于永福处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张卫民院长、厦门大学李振基教授、三明市林业局刘国初高工、永春县林业局邹秀红高工等5位专家分别就全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福建省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多样性状况、永春县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医药产业发展、三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践与认识等进行学术讲座。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8篇,并进行交流。还组织与会同志参观了永春县海源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基地。从一楼药用植物展示厅展示的该县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500余种、地产药材310余种,其中黄花蒿、芦柑皮、青钱柳、千层塔、野葛、东方肉穗草等6种中药在综合开发的生物工程链中,显示天然药物在该县及全省广阔的开发前景。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将为福建乃至全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这次研讨会,使有关人士认识到全省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十分广阔,保护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意义重大,提高了野生植物资源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对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促进我省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及医药产业发展必将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组织开展全省古树名木“树王”评选活动
为更广泛地挖掘我省古树名木珍贵资源,进一步保护古树名木。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评选活动。本次评选以乔木树种为主,要求参评树种树龄达150年以上,高20米以上,胸径80公分以上,宽幅20X20以上,且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经过各县(区)筛选申报,各市林业局初评后汇总上报,省协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真评选,第一批共评出杉木、马尾松、木荷、建柏、柳杉、南方红豆杉、樟树、楠木、檫树、红豆树、沉水樟、江南油杉、罗汉松、秃杉、水松、银杏、鹅掌楸、半枫荷、榕树、铁树等24个树种71株为福建省第一批保护“树王”,并将发给“树王”牌子。
(五)组织开展兰花调研及技术指导工作
为促进我省野生花卉产业的发展,协会于2007年10月初组织兰花专家3人,先后到龙岩市的漳平、连城两县及漳州的南靖县开展兰花种植、销售、科研、发展等课题的调研,先后到十几家兰花培育厂通过了解情况,实地考察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为合理解决我省兰花培育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六)成立植物保育专业委员会
为适应我省珍稀濒危植物和兰科植物保育的需要,经省科协和省民政厅批准,同意协会成立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专业委员会和兰科植物保育专业委员会,并于2007年10月30日在永春县召开两个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各珍稀濒危植物和兰科植物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技术人员,理事单位代表共计60多人。会议分别选举了两个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通过了工作条例,提出了2008年工作计划,对进一步促进我省野生植物的保护将起一定的作用。
(七)举办全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专题研讨会
为加强我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协会于今年7月22日在屏南县召开全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专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设区市林业局分管领导、动管科站长、协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主任,有关县、区林业局长及新闻媒体等共50多人。省林业厅保护中心胡明芳、刘伯锋高工分别就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目的、意义,极小种群特点选择保护物种原则,致濒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建设思路等进行了讲座。诏安、沙县、建瓯、延平、屏南等县区就台湾苏铁、四川苏铁、水松、观光木、长序榆等生长分布状况及保护措施和发展对策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专题讲座,大家对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重要意义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对保护管理措施改善及进一步繁育发展极小种群将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八)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加强科普宣传教育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向公众开展野生动植物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普素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全省从2004年开始先后命名了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2个单位为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其中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16个。几年来,各个科普基地共接待社会公共及青少年学生50多万人次,在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的科普宣传教育,贯彻国家林业局《关于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实施意见》,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爱护一草一木不乱采滥伐野生植物,养成保护野生植物意识,做到保护野生植物从小抓起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社会反响很好。
通过一年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野生植物保护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要紧紧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且形式要创新,内容要翻新,做到宣传声势大,效果好。2、学术交流活动十分必要。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如何合理保护,科学开发,积极发展问题,尤其是生物能源、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发展前途广阔,大有文章可做,值得互通信息,取长补短,交流提高。3、科普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要搞好野生植物科普知识普及工作,一要印刷出版野生植物科普读物;二要建立一批科普教育基地;三要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野生植物重要意义的认识,以促进野生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今后保护野生植物工作打算
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宣传和普及保护野生植物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保护野生植物意识,努力促进我省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大力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要继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和和谐海西营造更为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
要进一步同各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省外野生植物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获取国内保护野生植物最新科技信息动态,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问题的研究,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研究,药用野生植物开发利用与繁育的研究,积极做好2008年兰科植物和濒危珍稀植物学术研讨会的准备工作。
(三)广泛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
要充分利用协会的人才、技术优势,组织我省野生植物保护的专家、学者,积极开展野生植物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举办科普讲座、培训班,提高广大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者和自然爱好者的科普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解决全省野生植物保护、发展、裁培和加工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发挥两个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人工培育的跟踪管理,促进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行业健康发展。同时,拟向省政府提出加强野生植物保护和促进人工培植产业规范发展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开展野生植物前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科研活动。
(四)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发展会员。
一要大力发展个人会员,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为协会组建一支新的生力军;二要进一步扩大团体会员覆盖面,使团体会员有较大的发展。要在植物企事业单位中大量发展个人会员及团体会员,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并建立健全会员数据库。
(五)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
一是要突出宣传重点,加强宣传教育;二是要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特别是全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园、森林公园等科普基地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基地教育作用;三是继续培养一批典型,积极与福州市有关中小学联系,通过野生植物保护,进一步抓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试点工作;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出版有关野生植物保护科普读物和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