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熊猫同在》摄影展开幕

        2008年9月18日,《与大熊猫同在》摄影展在北京“大众影廊”展出,共展出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衡毅拍摄的近40幅摄影作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此次严重的灾害,使地处岷山、邛崃山的近40处大熊猫保护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凝聚中国几代林业人几十年心血的大熊猫保护体系受到重创。处于震中以西三十公里卧龙保护区内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同样损失惨重, 地震发生后,研究中心全体员工在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不顾危险,奋力抢救国内外游客,和处于高度危险之中的大熊猫,并一直坚守岗位,精心照顾大熊猫。所有大熊猫的安全, 是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用生命换来的。
        最早的影像记录为震后两分钟, 2008年5月12日14.30.23(秒), 之后的图片是以日记的形式, 全方位记录了地震中卧龙所发生的一切; 由于场地有限, 仅能展出40余幅图片。作者衡毅不是专职的摄影师, 但他第一时间拿起了照相机, 扛起了摄像机.在整个地震期间,他和他的同事们, 总是出现在救灾第一线,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但要在第一时间记录下那些感人的场景和故事,许多时候还要亲自参与救灾工作.
        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影展能够对地震发生当时卧龙这片孤岛的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了解卧龙人面对灾难誓与大熊猫同在的决心与勇气;了解熊猫人冒着余震、塌方不断的危险从废墟上搜救大熊猫的坚强气魄;了解卧龙人积极开展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充分理解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所开展的大熊猫科研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熊猫家园的恢复与重建,还所有的大熊猫一个舒适、安宁的生活空间。
        展览的第二部分, 为大熊猫幼仔成长历程。5.12大地震时,“帼帼”的圈舍严重被毁,受到严重惊吓,但她幸运地逃逸出圈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历尽千辛万苦,于当日下午将其找回。由于她精神高度紧张、食欲不振,饲养员采取积极的心理康复治疗,与其进行多次爱心饲养、交流,使其逐步恢复正常。
        2008年7月6日早晨7:52和8:36,“帼帼”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出生的第一对双胞胎,也是全世界今年出生最早的大熊猫宝宝。时至现在, 卧龙震后已出生大熊猫幼仔12只,这是生命的延续, 只要卧龙精神在, 我们一定会重建大熊猫美好家园。 
 
        本次展览是由365-818、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大众摄影》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展出时间为2008年9月18日至9月30日。
笔名: